0371-57123510
contact@kejianyi.cn

论文初审就被拒,常见的10类负面意见整理!

投稿后第二天就收到拒稿信,这种情况大概率属于初审拒稿(desk rejection),意味着稿件还未进入同行评审环节就被直接拒绝了。初审工作通常由编辑部的 in -house editor 负责,他们会对稿件进行多方面的筛查。一方面会对稿件做背景调查,使用 crosscheck 软件检测重复率;另一方面会初步评估论文的创新性、合理性以及写作质量等方面。初审被拒的常见原因有以下这些:

  1. 内容不符期刊定位

    每个期刊都有特定的刊载范围,若论文内容与之不匹配,无论质量如何都可能被拒。投稿前务必仔细研读期刊指南及近期发表文章,确保研究主题契合期刊定位。

  2. 重复率过高

    一般来说,若论文重复率超过 15%,编辑很可能会直接拒稿。他们会用 crosscheck 软件对论文主体部分进行重复率检测。

  3. 缺乏创新性

    若论文的主要结论已被他人发表,即便数据详实、图表丰富,也基本不具备发表价值。

  4. 创新程度不足

    即便研究有一定创新,但如果创新点过小,对于目标期刊而言,研究深度不够,文章也可能面临拒稿。此时作者应考虑拓展研究,增加实验或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5. 结果或方法存在问题

    若研究结果与前人相悖,作者需提供有力数据及合理的解释;若采用非主流研究方法,也需有充分理由并证明其有效性。

  6. 写作质量欠佳

    论文逻辑混乱、结构不清晰、存在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或引用不规范等问题,都会降低可读性,增加被拒风险。投稿前应仔细润色校对。

  7. 投稿资料不全

    除稿件和图表外,版权声明、伦理声明、冲突利益声明等必要文件缺一不可。若资料不全,初审时编辑部可能直接拒稿。

  8. 文献综述存在缺陷

    高质量论文需建立在充分且最新的文献综述基础上。若文献综述肤浅、忽略最新研究进展或未涵盖重要文献,编辑可能质疑研究深度。

  9. 研究方法阐述不明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描述关乎论文结论的可靠性。若论述不清楚、不精确或不充分,编辑和审稿人难以评估,论文很可能在初审被拒。

  10. 实验与数据存在瑕疵

    对于实验性研究,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等都影响研究质量。若实验设计有缺陷、数据收集或分析方法不当,或数据量过小无法支持结论,都可能导致初审拒稿。

好不容易写出的文章,怎能甘心被秒拒?

临近晋升/毕业,手里的文章一直发不出去?

【科检易学术服务】,年均协助1000+SCI发表的团队可以帮你快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