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进行规范和管理。可以明显看出,对高校教师兼职的限制正在逐步放宽:
2011年底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2016年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包括“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 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经学校同意,高校教师可在校外兼职从事与本人学科密切相关、并能发挥其专业能力的工作;
在地方上,也有部分省市在进一步探索支持高校教师跨校兼职。例如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曾印发《关于支持高等学校开展教师互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高校教师可跨校兼职、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互认等事项。据了解,云南推动高校教师校际、校院、校企互聘兼职,已支持高校外聘教师1.2万人次。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允许公办高校教师经所在单位批准,在民办高校从事多点教学并获得报酬。
兼职上课,能拿多少?
某公办高校发布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聘用兼课教师公告》中表明,正高级职称140元/课时,副高级职称125元/课时,中级职称105元/课时,初级职称90元/课时。
某民办本科2021年发布的《外聘兼职(兼课)教师课时费标准核定办法(修订)》中提到,具有教授职称的外聘兼职(兼课)教师标准课时费为200元,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历为160元,具有讲师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学历工作满3年的为120元。
一公办专科公共教学学院公开招聘校外兼职教师的公告中明确兼职老师课时费标准:
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企业行业高层管理职务的200元/课时;
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标准为150元/课时;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技术等级,或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5年以上企业相关工作经历的管理、技术人员,标准为120元/课时;
其他符合学院需求的外聘教师,标准为100元/课时;
此外,华东地区某应用型高校本科联盟曾发布过《高校(部分)联盟教师跨校互聘实施办法》,其中除了对课时酬金进行规定外,还明确了聘请学校需为外聘教师提供交通补贴。
标准如下:根据两校间实际距离(公路里程),按每月(以每月往返四次计)每公里3.5元计发。如甲乙两地相距100公里,外聘教师每月往返四次,则每月交通补贴为100×3.5=350元整。另外如教师需要安排住宿,则由需聘学校提供,并提供工作餐。
教师校外兼职的根本原因是工资不高
事实上,高校教师的收入普遍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好。
2022年,某平台用户发布了一条高校教师薪资待遇收集贴,竟引来千余条回复。
回复的IP地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学校也包括了职高、普通大学、211和985高校,岗位类型有行政岗也有教研岗,职称包括讲师、副教授、教授。
山东淄博某高职带编制的岗位,基本工资加每月课时费5400元,扣除税费和五险一金后,实际收入每月4500元左右;
河南某省部共建高校里,硕士学历的讲师,每月基本工资3350元,年终津贴1600元,没错,是年终津贴,一年到手收入5.6万;
西南省会独立二本院校里刚入职的教师,基本工资更低,每月只有2500,五险一金加起来七八百,其他补贴加合计600多,年终奖金最高不超过4000元;
211高校的教师收入略高
某东部211高校某博士讲师,每月实际到手工资7200元,公积金只有630元。因为刚入职不久,还拿不到年底绩效,但听说学校因财政紧张,2022的年底绩效只有10000元;
中部省份211高校普通教师的收入略低,每个月到手差不多4000元左右,年终绩效工资不到3万,住房公积金每月500多元;
北京的985高校的副教授每月税后基本工资包括岗位津贴8200元,外加公积金1400元,还不算学院补助绩效金,税后工资约25400元。除此之外,还有房补每月5000元,以及年终奖平均到每月的7200元;
上海某985高校的副教授每月1.2万的基本工资,外加每月3500元的公积金,再加上年终奖、横向课题、评审费、专家费和其他项目收入,全年到手有45万左右;
虽然这不是一次官方调查,但也基本反映出现在大部分高校教师的收入情况和差异。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大学教师的收入仍属稳定偏低。否则,兼职创收也不会成为教师之间热衷的话题。
校外兼职,“适度”是关键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高校需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细则及考评价体系,确保教师在专注本职工作和社会兼职之间,能有合理、科学的权衡及理性的安排。
对此已有一些高校在不同方面对兼职教师进行管理和规范:
兼职教师的资格审批;高校教师想要去校外兼职,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不是所有教师都被允许从事兼职。一些高校明确提出,如若教师不认真履行校内岗位职责,近三年或五年考核结果不合格,是不被允许从事校外兼职活动的; 教师如若近三年考核结果有“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情况,不得从事校外兼职活动; 兼职时间的规定:为避免教师兼职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出现,在兼职时间方面我们通过多所高校的相关管理办法可看到,一部分学校会明确要求教师兼职每周不得超过几个工作日,每月不得超过多少个工作日,每年不得超过多少个工作日; 兼职期间的工作质量考核:为避免教师兼职影响到其本职工作,一些高校明确表示,会对从事校外兼职的教师进行更严格的工作质量考核; ……
高校教师跨校兼职不仅为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教师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收入来源。然而,如何平衡好本职工作和兼职工作,确保两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投入,是每位参与其中的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同时,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应给予跨校兼职教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为跨校兼职教师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