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57123510
contact@kejianyi.cn

认识AMI目录,附目录下载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体系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研究院主办,每四年评价一次,已经发布过2014、2018年、2022年三个版本。目前正在使用的是2023年3月发布的2022版目录。

点击下载AMI目录

AMI评价结果将刊物分为五个层级:

AMI顶级:代表其所在学科的最高研究水平;

AMI权威:代表其所在学科的高水平期刊;

AMI核心:代表其所在学科的研究水平;

AMI扩展:代表其所在学科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期刊;

AMI入库:经过遴选确定进入本次评价范围的期刊。

AMI评价指标体系情况:

评价体系可以参照官方出具的文件详细查看,此处仅说明AMI评价的合理之处,小编认为有以下几点:

1.分4类进行评价,且各学科类指标权重不一。之前CSSCI的评价,曾经被大众质疑忽视学科差异,对综合期刊的评价不够客观。以冷门绝学、新兴学科等为例,此类学科不好做数据,确实以行业专家的看法为准会更具备信服力。

2.删除“基金论文比”指标。固然基金论文比是衡量期刊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在各种核心期刊的赛道上,编辑部已经逐渐迷失本心,过于追捧基金论文,既不利于作者投稿,又没有引导期刊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删除基金论文比的指标确实意义重大。

3.切切实实考察期刊的建设问题。比如把期刊的制度建设、网站建设、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列入评分内容。作者投稿核心期刊中的三大苦恼是什么?——审稿时间长;拒稿无反馈;自投竞争不过约稿和关系稿。别说期刊不知道这些,期刊绝对是知道的,我认识的一个核心编辑明言,“稿子太多,没有空去一个个拒稿了,只能挑着处理。”你看看,这是核心期刊办刊的态度吗?!

4.加重作者在期刊办刊中的角色。在队伍建设中把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并列,主要考察作者梯队级机构地区分布等情况,以及作者的国际化情况。虽然这项指标在2022年并不计入评分,只作为观察指标。但是能把作者队伍建设问题提到明面上,也是一个很前卫的信号。

2022版评价指标变化情况:

1.指标类型。2022版期刊评价同样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原有的四种类型指标基础上,新增加分指标。

2.指标数量。2022版期刊评价指标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构成。与2018版相比,即有删除指标又有新增指标。

3.删除指标。删除“基金论文比”,原因:虽然基金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好的论文,但是基金论文比指标存在滥用倾向;删除“期刊与学科关系”,原因:该指标数值的高低与期刊质量无明确相关关系。

4.调整指标。“开放获取”指标调整为“开放度”指标,旨在推动期刊的开放发展;“论文转载量”在四大文摘的基础上新增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文摘》。

5.新增指标。新增“期刊特色化”加分指标,旨在推动期刊向着“特色化”方向发展;新增“英文摘要质量”计分指标,对中文论文英文摘要的准确性、完整性等进行评价;新增“期刊发文量”观察指标,旨在引导期刊指定合理的发文量,不能过大,但也不能过小。